书客居 > 挽明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制造枪械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制造枪械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书客居 www.shukeju.net,最快更新挽明最新章节!

    三朝辽事录版:

    孙承宗问:“新旧两城在八里之内,而旧城外又有城防壕沟和设施,如果重城的士卒发生溃散,那一不小心就会陷于自家的品坑地雷与坑壕之中,新旧两城之间,南面是水,北面是山,溃卒无路可逃,如果都拥于旧城之下,那到底是开门放他进来,还是不开门听任他们在外?”

    王在晋答:“山上建有三座山寨,若有逃溃可以奔向那里,而旧城也有三道关口可以进入。”

    孙承宗问:“兵法乃是置之死地而生,为什么要为他们提供逃跑的便利?”

    王在晋答:“这几万边兵都是老兵,特别擅长逃跑(边兵善走),虽可杀死逃兵,但大批士兵逃跑时,亦无济于事。所以我用两个城的设置,既是依仗城池而稳定军心,又可借此来消减边兵溃散的念头。”

    孙承宗无言以对。(臣遂无以应)

    实际上,这两个版本提出的问题是一样的,只是王在晋最后的回答不一样。

    结果一个是王在晋无言以对,一个是孙承宗无言以对。

    但是无论哪个版本,王在晋都是错的。☆↑,

    王在晋的意思是,品坑地雷和壕沟既是为敌而设,又是为逃散士卒而备的,以代替截杀逃兵的督战队。

    就是说新城实为死地,王在晋一旦下令不开关放溃兵进入,重城里的守军只有死守城池和退守山寨两个选择,而山寨不过是摆设(若城池不能固守,山寨亦不能守住)。所以,重城里的士兵要想活命就只能倾力死战。

    这里有一个问题,王在晋身为辽东经略,明知辽东那些老兵特别擅长逃跑(边军善走)。还用这些老兵守城,那得有多愚蠢?

    而且重新建筑一座坚城至少要两年时间,有两年的时间难道训练不出一支敢于作战的部队么?如果能训练出新军,那为什么还要那些只知逃跑的士兵去打仗?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应该把这样的士兵打发滚蛋。

    所以说孙承宗那句“臣遂无以应”的解释应该是,遇到这么笨的人,我都不知该说什么了。

    孙承宗询问完王在晋以后。召集将吏讨论如何防守。

    监军阎鸣泰主守觉华岛(辽宁兴城东三十里海中,今称菊花岛),袁崇焕主守宁远卫(今辽宁兴城),王在晋则主守中前所(今辽宁绥中县前所镇)。监司邢慎言、张应吾等附和王在晋的意见。

    孙承宗在全面考虑了各方意见,权衡利弊得失后,表示支持袁崇焕主守宁远的意见。

    孙承宗回到北京,便向朱由校明确阐述了坚守宁远,与觉华岛守军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的战略计划。并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方针,并建议解除王在晋的兵部尚书及辽东经略之职。

    朱由校接受了孙承宗的意见,将王在晋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八里铺筑城之议遂息。

    杨鹤并未参与到这场争论当中,孙承宗在召集辽东诸将吏商议的时候也没有找杨鹤,因为杨鹤虽然是职方司主事,但并不管辽东的军事筹划等事。杨鹤的职责只是选练新兵,铸造武器。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杨鹤的官职是买的,辽东的官员都瞧不起杨鹤。

    不过杨鹤并不在乎这些。

    而且他现在也没有精力去考虑辽东的事情。

    杨鹤现在既要抓训练,又要跟孙元化等人研制新式火器,有点闲暇还得去盐场那边看看,晚上还要读书写字,可以说。杨鹤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根本就没有一点空暇。

    虽然研制武器主要是孙元化在做,但是制造武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这时候制造武器全靠手工打造,包括制造枪管,都是手工钻孔。

    而制造枪械必须精细。部件稍有偏差,就会出现问题。

    虽然燧发枪的结构远比转轮火枪简单,但是有些部件也不是那么容易制造的。

    燧发枪的点火构造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这个结构里面有一个部件至关重要,那就是弹簧。

    弹簧必须有强度,而且要经久耐用,不然的话,弹簧没有弹力,那样撞击力度不够,打不着火,而要想有强度,就必须用钢,而且含碳量必须要适中,高了没有韧性,低了硬度不够。

    所以第一步就是炼钢,炼能制造弹簧的钢。

    在没有任何数据的情况下,要炼制弹簧钢只能一次次实验。

    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炼出的钢需要先锻打成钢丝,然后把钢丝缠绕成弹簧,然后再测试弹簧的硬度和韧度。

    用时一个多月,工匠们终于炼出可以制造弹簧的钢。

    弹簧解决了,然后就是打造枪。支的部件,比如说击锤,扳机,准星,照门等等。

    看到工匠们用手工锻打这些部件的时候,杨鹤默默思索起来。

    现在是摸索阶段,用手工锻打无所谓。可是等第一支枪造出来,并且检验合格以后就需要大批量制作了,那时怎能还用手工锻打?

    要知道枪。支的部件有很多,要是每个部件都要手工锻打,那得什么时候才能制造出一支枪?

    另外,用手工锻打,不可能保证工艺,规格完全相同。而枪。支的部件会有磨损,以后肯定需要更换部件,如果部件的规格不一样是不行的。

    所以,要大批量制造武器,所有的部件必须用模具压制才行。

    其实即使用模具压制,规格也会有出入,不过肯定比手工打造误差要小的多。

    而想用模具压制,就必须制造设备。哪怕是最简易的设备,也要比人工打造的规格标准。在现有的条件下,杨鹤也只能想办法制作最简易的设备。

    杨鹤对中国现代战争史是比较了解的,他知道,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就是使用最简易的设备制造枪炮。

    当时中国有一位兵工专家,这个人叫吴运铎。

    吴运铎利用井轱辘提水的原理(当时喝水都是井水,打水时,用井轱辘把水桶放进井里,桶里装满水以后,再摇动轱辘把水桶拉上来。),用木头做个支架,用轱辘吊起铁锤,进行冲压。

    虽然轱辘也需要人力摇动,但是摇动轱辘总比人工锻打要轻快,而且压制出来的部件也比人工制作的要标准。

    杨鹤就准备采用这个办法。

    令杨鹤欣慰的是,古人的聪明才智一点也不逊色于后人,杨鹤只是把思路说了一遍,这些工匠们便马上明白杨鹤说的是什么意思。

    一众工匠迅速动手,很快就把支架架了起来,然后按杨鹤所说,做了个简易冲压锤出来。

    有了冲压锤,再制造枪。支的部件就轻松了许多,起码不用人挽着胳膊,抡着大锤锻打了。

    而且有了这个冲压锤,还可以制造很多工具,比如说钳子,锉刀等工具。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了工具,打磨的时候就方便了很多。

    看到杨鹤构思的工具一件件制造出来,而且每一件工具都各有各的用处,孙元化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有了这些工具,很快第一支枪就制造出来。

    跟原来的火绳枪对比,燧发枪显然更具有优势,光省却了点火这个环节,就大大加快了射击的速度,而且士兵在战时不需要携带大量的火绳,还减轻了负担。

    但是第一支枪也只是试验用品,只是检验遂发枪是不是比火绳枪实用,要想真正在战场上发挥出作用,还需要增加射程。

    枪。支的射程取决于枪管的长度,枪的口径,还有火药的动能等等。

    所以枪管多长合适,口径多大合适,火药装填多少合适,都需要测试。

    也就是说,一支能够在实战中应用的枪,需要经过无数次实验和测试。

    枪管的长度和口径的大小什么比例才合适,杨鹤把这个测试任务交给了孙元化。

    孙元化是火炮专家,火炮同样需要考虑炮管的长度和口径的大小。

    至于杨鹤则研究火药的药量和配比。

    不过杨鹤对现时的火药威力是非常不满意的。

    这时使用的火药是嘿火药,嘿火药的爆炸威力有限。

    作为一名密工,杨鹤精于暗杀,爆破,虽然杨鹤算不上爆破专家,但是怎么制造炸药,杨鹤还是非常清楚的。

    在现有条件下,杨鹤能够制造的火药只有黄火药,也就是消化甘油。

    其实消化甘油的做法并不复杂,只是非常危险。

    消化甘油的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有硝石和硫磺就可以了。

    有硫磺可以制作出硫酸,有硫酸溶解硝石,给予能制作出硝酸。

    甘油可以用动物的脂肪制作,把动物的脂肪熬成油就是甘油。

    然后把硝酸和甘油按照一定的配比搅拌均匀就制成了消化甘油,也叫硝酸甘油。

    但是消化甘油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爆炸,而且爆炸的威力巨大。

    安全的消化甘油炸药需要添加硅藻土,不过杨鹤现在找不到硅藻土,只能用木炭灰来代替。

    把一定比例的木炭灰和消化甘油搅拌均匀,然后阴干,就非常安全了(未完待续。)

    ps:  求打赏、月票

本站推荐:情深久燃(高干)圣墟全职法师暗黑之我有系统修真聊天群万相之王宇宙职业选手雪中悍刀行雪鹰领主武炼巅峰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客居只为原作者燕西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燕西风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