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三国之学霸来也 > 第二十三章 冠盖满京华

第二十三章 冠盖满京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大刁民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书客居 www.shukeju.net,最快更新三国之学霸来也最新章节!

    黄巾兵们热火朝天地削制扁担,编制箩筐,拼命往框里装又细腻又洁白的优质高岭土的时候,张忘带着杨修等人爬上了北邙一座山峰,遥遥眺望洛阳的方向。

    那个地方,满朝都是妖魔鬼怪,遍地都是魑魅魍魉,自己这样的涉世未深的美少年,只凭着一肚子经济文化科技知识,真得可以混得风生水起吗?

    一个孩子抱着金子走在路上,除了被抢被伤害,几乎不会有其他下场。那么自己,也要和热衷于名利的王越一样,频繁出入王公大臣之家,狗一样去跪舔那些高高在上的贵人吗?

    不是所有的孙子都会成为爷爷,但是所有的爷爷都当过孙子,这可真是一件让人想想就觉得悲哀的事情。

    小头目张鬃眼看着离洛阳很近了,心中有些忐忑,向张忘问道:“小郎君带着家仆家眷这么多人,到了洛阳后,都一起住进太尉府吗?”

    “当然不是,太尉府不是难民营,不可能让我们这么一群来路不明的人住进去。”

    张鬃愣了一下:“那我们住哪呢?”

    “刚才我已经派快马将咱们即将到达的消息送往洛阳了。如果我们到了,太尉还不能给我们准备好住所,他这个太尉算是白当了。”

    张鬃从张忘说话的语气中感受到他对太尉没有一丝敬畏和尊重,不由得偷眼去看杨修,发现杨修一脸无奈的表情,对张忘不由得更加崇拜。

    马师的弟子完全折服了太尉的嫡孙,这可真是一件长志气的事情。

    陪着张忘一同在山上看了半天风景,脖子都看酸了,见张忘依旧没有下山的意思,张鬃小声提醒:“这么久了,兄弟们恐怕都已经挖满土了,我们是不是该出发了?”

    “我们哪也不去,就在这里等。”

    张忘侧头看了他一眼,眼中有些怜悯之意。

    历朝历代农民起义有它的积极意义,但是一群没有眼光没有远见没有学识没有章领的人,想要凭着自己一己之力,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王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盛世也好,乱世也罢,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各领域各阶层的人都参与进去。

    见张鬃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张忘解释道:“洛阳乃是朝廷所在,虎踞龙盘之地,本身就不是老百姓来去自由的地方,更何况是我们这样浩浩荡荡的队伍了。太尉会派人出来迎接我们,你下山去告诉你那班兄弟,到时候一定要配合缴械做顺民,千万莫被官兵当叛贼砍了脑袋。”

    张鬃大惊失色:“还要缴械?”

    张忘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达官贵人们把自己的安危看的无比重要,怎么可能允许二百多人拿着武器进洛阳?放心吧,只是走个形式。等一切安顿下来,这些东西会悄悄流回到咱们手中。”

    张鬃点点头,无可奈何地下山安排去了。

    张忘转身面对杨修,认真叮嘱道:“关于这些人的处置,我一定会给你祖父一个完美的交待。如果在这之前他祭出霹雳手段,你一定要想方设法阻止。”

    杨修呆了一下,问道:“如果我阻止不了呢?”

    张忘嘴角微微上扬:“如果你以为有太尉庇护,我就拿你没办法了,你可以试试。”

    杨修铁骨铮铮道:“若不是知道你对我杨家没有丝毫恶意,就算你威胁要我把大卸八块,我也不会帮你的。”

    豆子在一旁捂嘴偷笑,因为杨修的言下之意就是,我会按照你的吩咐做的,放心吧。

    杨修发现自己智商处处受人压制,一脸惆怅的到一边生闷气去了。

    日落黄昏之前,太尉府果然来人了。

    太尉杨赐的二管家和太尉府的兵曹左史并肩前来,跟随在他们身后的,还有一百名兵士和一百名仆人。

    张鬃有些紧张,因为一旦冲突起来,他没办法保证跟随自己来洛阳的这些黄巾兄弟能活着回去。

    兵曹左史见过杨修之后,根本没搭理张忘和张鬃等人,直接下了那些黄巾兵的弓箭皮甲,随后带着兵丁扬长而去。

    杨赐府邸的二管家则上前笑眯眯见礼,多谢张忘和张鬃等人的一路护送,并邀请张忘和家仆们一起同入洛阳。

    张忘欣然同意,往二管家手里塞了一块玉佩。没有杨赐的管家带路,自己这些人想要进洛阳,起码要分成十几批。

    杨修在一旁直翻白眼,因为那玉佩是在他帽子上抠下来的。

    一行人汇集在一起,走到天黑,在野外露宿了一夜。第二日黄昏,终于到达了洛阳城。

    有太尉家的管家引路,城门官随意看了一眼,就将张忘等人放了进去。

    二管家领着众人来到洛阳城的上东门大街上,对张忘作揖告别。

    上东门既接近东出大道,又靠近皇城北宫,是洛阳城内王侯将相和达官贵人的聚居之地。

    居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即贵,太尉杨赐的私宅就坐落在这条街上。

    二管家给张忘等人安排的宅子在皇城西,是一位中散大夫出京为官时留下来的。

    二管家派了一个家仆给张忘带路,便领着小公子杨修回杨宅去了。

    张忘目送他们远去后,目光遥遥往东北方望了过去,脸上带着一丝向往。

    东北角古门以东是太仓和武库,将来若要洗劫洛阳城的话,这个位置万万不能记错。

    王越一路将张忘送到了洛阳,此刻并未与张忘作别。为山九仞,岂能功亏一篑,总要确定了张忘的住处,以后才好往来。

    张忘知道他心思,也不谦让,带着他直奔皇城西中散大夫留下来的宅子。

    中散大夫是五品文官,掌议论朝政之事。他留下的宅子颇符合他的身份,占地广,不奢华。五进五出的大宅子,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应俱全。

    太尉杨赐知道张忘自己带了仆人,所幸一个仆人没送,只留给他一个空宅子,连家具物事也没有,既贴心,又闹心。

    闹心的原因是,这一路上所有的花销都是杨修在出,自己等人除了那些家仆自己的家当之外,就只剩下豆子的十几文钱了。

    王越见状,有点后悔跟着一起来了。但是事到临头,总要表示一番。

    他派人去了武馆,运送来大量的家具被褥,米粮盐油,帮着张忘应急。张忘谢过他的援手之恩,连晚饭都没留,就赶他走了。

    张忘最不耐烦处理琐事,委任豆子为临时大管家,黄巾小头目张鬃为二管家,郎中淳于毅为三管家,负责吃喝住宿之事,自己则溜溜达达出了们,四下里闲逛去了。

    不躲不行啊,那些挑着高岭土走了五十里路的黄巾兵,眼巴巴瞅着自己,这是等着要赏钱呢。

    找几个街上的闲人问了,知道自己的左邻右舍一个是侍御史刘陶,一个是宫中庖人梁翼,张忘顿时就有些欢喜。

    刘陶是西汉淮南厉王刘长次子济北贞王刘勃之后,东汉末年难得的忠贞之臣。此人被十常侍害死后,“天下莫不痛之”。

    最关键的是,此人著书数十万言,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创作爱好者。张忘身为学霸,完全不害怕和他没有共同语言。

    据历史上记载,刘陶著有《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轲》,及上书言当世便事、条教、赋、奏、书、记、辩疑,凡百余篇。

    很多著作后世的百度上是搜不到的,但是这不叫事儿,因为拿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做比较,才是张忘更喜欢做的事。

    至于另一边的庖人邻居,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混顿饭吃。

    张忘整了整衣襟,让自己看起来衣冠整洁,拍了拍脸蛋,让自己笑起来知书达礼,然后上门求见刘陶。

    喜迁新居,拜访一下邻居乃是应有之义。

    刘陶是正人君子,府上的门房自然也不是刁滑之徒。

    他丝毫不怪罪张忘的贸然登门,十分有礼貌地给张忘行礼,告诉他说:“家主人在隔壁庖人家赴宴,尚未归来。”

    庖人,就是后世的御厨,只不过汉朝尚没有御厨这样的称呼。就好像后世有太医,此时也不叫太医,而叫侍医,其实是一样的人,称呼不要同罢了。

    张忘告别了刘陶家的门房,悠悠然来到了庖人梁翼的家。既然天意要让他蹭一顿饭,那就不蹭白不蹭,毕竟老天最大嘛。

    庖人梁翼的门房,就没有侍御史刘陶家的门房好说话了。

    “郎君若是没有请柬,请恕小人不能放你入内。”那门房卑躬屈膝,看似有礼,说出来的话却非常噎人。

    张澈吃了闭门羹,又开始拿假身份忽悠人:“怎么,我蜀郡张氏名头不响,当不得你家主人宴上一席之位吗?”

    家奴暗暗翻了个白眼,心说蜀郡张氏是哪根葱,听都没有听说过。京师洛阳不知道汇集了多少世家门阀,莫说你是蜀郡张氏,就算是名相张良传下来的那个河间张氏,此时也休想进了这门。

    张澈见门房不让路,心中不由感慨了一番世态炎凉。

    好话不管用,那就来硬的吧。

    他换了一副面孔,斥责道:“小小庖人,不过卑微出身,竟然如此轻视我世家豪族子弟,真是岂有此理!你只看现在,不顾将来,小心为你家主人招灾惹祸。”

    说到此处,他推开门房,抬腿便向里走:“这酒宴我赴定了,有种你便再拦我一步试试,看我会不会打断你的腿?”

    说是这么说,心里却想,你再拦我一步,老子转身就走,绝对不吃眼前亏。

    门房被张忘的虚张声势镇住了,想拦却又不敢。

    说到底,梁翼出身卑微,属于寒门,在世家门阀面前底气不足。

    他所有的风光都来自皇帝,而谁敢保证皇帝能一直看重他?等哪天吃腻了他做的饭,失宠不过是朝夕之间的事。

本站推荐:特种兵在都市佣兵的战争庆余年大清隐龙盛世嫡妃榻上欢:皇叔,有喜了!庶女有毒铁血强国重生之再来一次夜天子

三国之学霸来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客居只为原作者遍地妖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遍地妖孽并收藏三国之学霸来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