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盛世明王 > 四十六、入东宫孙蓁蓁得荐 下西洋永乐帝践行

四十六、入东宫孙蓁蓁得荐 下西洋永乐帝践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

书客居 www.shukeju.net,最快更新盛世明王最新章节!

    朱棣登基后,张若兰的父亲张麟受封彭城伯,任京卫指挥使,母亲仝氏受封彭城伯夫人。端午时节,彭城伯夫人仝氏来慈庆宫看望女儿,与以往不同的是,仝氏此次带来了一个极其俊美的小姑娘。若兰见到仝氏身后的小姑娘,不禁赞道:“这小姑娘生得好生俊俏。母亲这是将谁家的孩子带到东宫来了?”仝氏回答道:“这是永城主簿孙忠的女儿,叫孙蓁蓁,与我是同乡,那次我回乡省亲,见这小姑娘如此俊俏又聪明伶俐,便留在身边,我怕这东宫琐事,娘娘应付不过来,身边多一个伶俐的丫头伺候总是好的,不如就把这蓁蓁留在东宫伺候娘娘。”“劳烦母亲费心了。蓁蓁这名字好,‘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果然人如其名。今年多大了?”孙蓁蓁走上前去,施了一礼,“回太子妃,蓁蓁今年七岁。”张若兰细细打量了一番孙蓁蓁,满意地点点头,“恰与瞻基同庚。”蓁蓁说道:“虽与皇太孙同庚,确是无法与太孙相提。早便听闻皇太孙年幼便负有大才,加之太子、太子妃悉心教导,将来必可如当今陛下一般,成一代英主。”若兰笑了笑,“这孩子果然伶俐,说话如此受听,刚刚七岁便出语不凡,留在身边也好。多谢母亲了。”

    正说着,瞻基走进房门,疾步来到仝氏身边,施礼说道:“听闻外婆来宫中了,瞻基特向先生告了假,来看望外婆。”仝氏赶忙扶起瞻基,“瞻基又长高了。”“外婆好不容易进宫,定要在宫中多住些时日。”瞻基突然看见了仝氏身后的孙蓁蓁,见这小姑娘如此俊俏,不由得心生欢喜,便问仝氏:“外婆,这是?”孙蓁蓁见瞻基问自己是谁,便向瞻基施了一礼娇羞地低下了头。仝氏赶忙说道:“这是永城主簿孙忠的女儿孙蓁蓁,恰与你同庚,从此,她便留在你母妃房中伺候了。”瞻基心中更加欢喜。

    话说这永城主簿孙忠是个极有城府之人,主簿只不过是下层官员,这孙忠却不甘人后,可无奈凭借自己之力就是到死也只不过能混一县丞来做。可他的女儿孙蓁蓁自小俊俏聪颖,孙忠听闻皇太孙与孙蓁蓁恰好同庚,而皇太孙的外婆又是永城人,每年都会回永城省亲,孙忠便悉心培育自己的女儿,盼望着哪一日能攀上皇亲。这年孙忠终于得到了见仝氏的机会,并花重金收买仝氏身边奴仆,将自己的女儿荐与仝氏为婢。这孙蓁蓁受了她父亲的教导,事事讨好仝氏,终于等到这个机会,进了东宫,结识了皇太孙朱瞻基。朱瞻基本就对这俊俏的小姑娘很有好感,加之孙蓁蓁知道朱瞻基喜好斗蛐蛐儿,便投其所好,陪着他斗蛐蛐儿,两人从小一起斗蛐蛐儿,自是感情深厚。这孙蓁蓁还真有富贵之命,十几年后,她不仅攀上了皇亲,还成了大明的皇后。

    这日,朱瞻基与孙蓁蓁斗过蛐蛐儿,便来到慈庆宫的院落当中。朱瞻基练习射箭,孙蓁蓁便在一边陪着。孙蓁蓁递给朱瞻基一支箭,朱瞻基将箭搭在弓上,用力将弓拉开,一箭射去,正中靶心。孙蓁蓁在一旁拍手称赞:“皇太孙好箭法。”朱瞻基说道:“我这箭法不及父王一二。父王箭法乃是我大明最绝,就是闭着眼,三箭齐发,也能击落天空中的三只飞鸟。”孙蓁蓁问道:“太孙可能击落空中飞鸟?”“待我试试。”朱瞻基说着拿过一支箭搭在弓上,对准了一只飞来的鸟,朱瞻基刚要松开弓弦,突然一人大喊:“瞻基且慢。”瞻基与臻臻循声望去,乃是太子朱高炽带着李崇前来。朱瞻基、孙蓁蓁二人忙过来施礼。朱高炽看着刚才的飞鸟飞回了慈庆宫一棵树的巢中,才说道:“瞻基,方才那只鸟,前些时日诞下了一窝雏鸟。它日日都飞出去为雏鸟觅食。那雏鸟日日在巢中望母归来,且饶它性命。能骑善射是我大明皇孙的气魄,可心念苍生更应是我大明皇孙的风范。你小的时候父皇便教你背白居易的《鸟》,你还记不记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朱瞻基将弓箭递给孙蓁蓁,拱手说道:“父王说的极是,儿臣记住了。”

    正在此时,只听身后一人说道:“太子殿下心念苍生、仁慈温厚,真乃我大明之幸。”众人回头看去,乃是首辅杨士奇。朱高炽迎上前去,“杨先生来了。”杨士奇赶忙施礼,“太子殿下万安。”朱高炽赶忙扶着杨士奇,又转身吩咐道:“李崇,带瞻基去那边练射术,本宫与杨先生独自聊一会。”

    待众人都走了,朱高炽说道:“先生此时来慈庆宫,定是有什么事儿?”杨士奇说道:“前几日因为如愿,东宫的选侍被打,臣特来向太子殿下致歉,请殿下不要怪罪如愿。”朱高炽笑着,“先生说哪里话?是静娈无礼在先。如愿乃是先生的表妹,她入宫前先生便托本宫照拂,本宫视如愿,如亲生妹妹一般,哪里会怪罪她。”“今日臣再求太子殿下,请太子、太子妃在宫中定要替臣照顾好如愿,臣感激不尽。”朱高炽说道:“先生放心,本宫定当照顾好如愿。”杨士奇后退三步向朱高炽施了一礼,“臣谢过太子殿下。”朱高炽赶忙扶起杨士奇,“先生不必多礼。先生这些年来对本宫尽心竭力,如愿嫁入宫来,照顾好她乃是本宫分内之事。”

    一日,梅英替如愿梳妆,将那日赵王带回的金雀钗戴在了如愿的发髻上,不禁赞道:“娘娘戴上这雀钗果然好看,赵王殿下真是有心了。”梅英又看了看镜中的如愿,说道:“娘娘听奴婢一句劝,世事无常,有时候阴差阳错就成就了一段姻缘。陛下与皇后最是疼爱自己这小儿子,可想赵王殿下是多么心高气傲的人,不想她却如此心疼娘娘,也实属难得,娘娘此生既已嫁与了赵王殿下,就与他举案齐眉,恩爱共老。何必要苦了自己?老爷费了多大的周折,才为娘娘寻得好郎君,娘娘千万不要负了老爷的一片苦心。”如愿沉默了一会说道:“也不知他们在府中好不好?你随我入了宫,福安能否将哥哥侍奉周到?”不待梅英回答,赵王朱高燧匆忙跑进房来,“如愿,快跟本王来。”如愿赶忙起身,“殿下如此慌忙,发生何事了?”朱高燧气喘吁吁跑到如愿身前,“快随本王去龙江港,郑和要出海了,父皇在龙江港践行,王公贵戚都去了。”于是二人匆匆赶去。

    来到龙江港,只听朱棣说道:“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君王励精图治,臣子忠心报国。经太祖皇帝与功臣宿将筚路蓝缕,朕与诸位栋梁栉风沐雨,才有我大明今日之昌盛。为扬我大明国威,加强大明与海外诸邦联系,拓展我大明海外朝贡,朕特封郑和为三保太监,带宝船队出使西洋,促我大明繁荣昌盛,保我大明国泰民安。”文武百官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朱棣转身对郑和说道:“朕奉天命,为天下主,一体上帝之心,施恩报德;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照临,霜露所濡之处,皆欲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今特遣你普谕朕意。你等要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让天下共享太平之福。”郑和叩首说道:“微臣谨遵圣谕。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和起身走向了宝船,如愿指着郑和悄声问高燧:“那便是三保太监郑和了?他要去哪里?”高燧笑着答道:“对,他便是郑和,他要去宝船里的天妃佛堂拜天妃了。天妃能保佑宝船队出航顺利。”如愿甚为惊讶,“船中竟有天妃佛堂?那得是多大的宝船?”高燧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一会见到了宝船别吓到你,那出海的大船都是郑和亲自督工建造的宝船。那大号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一十八丈。听闻宝船设九桅、张十二帆,宝船的蓬、帆、锚、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除了大号宝船,还有八橹船、两千料船、马船、粮船、水船、战船。大小船只一共二百多艘呢。”如愿不禁赞叹:“郑和的宝船竟如此巍然。如此宝船,才与我大明宛若汉唐的气象相配。”高燧得意说道:“当然,我大明天朝上国,物阜民丰。如今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只有如此巍然的宝船才能扬我大明国威。”

    二人正说着,只听郑和高声喊道:“升起闸门。”众船员将闸门升起,长江水顿时涌入了作堂,一艘艘宝船被水浮起来,逐次驶入了长江,二百多艘大小船只浩浩荡荡弥漫在大江之上,壮阔无比。此情此景,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如愿瞪大了双眼,惊叹不已:“这么多、这么大的船,要用多少人力?”高燧答道:“此次下西洋的,官校、水手、士兵、阴阳生都算起来足足有两万七千八百人呢。”“郑和这便带着这么多人下西洋了?”高燧笑笑摇摇头,“现在还不行,郑和要带宝船队航行到福建长乐五虎门等待季风刮起时,借风出海。”

    如愿边看着一艘艘宝船起航,一边偷偷顺着群臣看去,待看见了自己的表哥,如愿不由得笑了。高燧见如愿神情忙问道:“你看什么呢?”如愿指着杨士奇说道:“表哥,快看咱表哥。你看群臣之中,表哥最是英俊。”高燧说道:“表哥自是英俊。那边的纪纲也不错,你看纪纲是不是很英武?”如愿看了看纪纲,问道:“那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那日去咱万安宫那位?”“对,是他。”如愿看着这纪纲,只觉他目光怎的只看一处?而且这眼神好似百般柔和?如愿便顺着纪纲的目光看去,原来这纪纲在看王贵妃,如愿心中正不解,暗暗想道:“纪纲难道与王贵妃是旧相识?”如愿再向王贵妃看去,可王贵妃的目光一刻都未离开朱棣,如愿似乎明白了:“这纪纲定是爱慕王贵妃了。”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率将士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在福建五虎门起航,正式开始了出使西洋的伟大航程,在此后的二十八年当中,郑和前后七次率宝船队出使西洋,郑和船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把大明的威仪洒向了西洋的每一滴海水。

本站推荐:校花的贴身高手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深空彼岸官道之色戒纪元黎明星戒重生方暖以父之名虚实进化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盛世明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客居只为原作者倾世明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倾世明玉并收藏盛世明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