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苗境谜域 > 第一卷 第五章 疑 问

第一卷 第五章 疑 问

推荐阅读:

书客居 www.shukeju.net,最快更新苗境谜域最新章节!

    我睡醒时已近中午。

    昨晚我从网吧回家时,已经凌晨三点。躺在床上后,在诸多疑问和困惑交织中辗转反侧,直到天边开始泛白,才抵挡不住浓浓的困意而睡着。

    梦中各种诡异超自然的片断让我醒后精神萎靡,半躺在床头连抽了两只烟才清醒了一些。

    我当时还隐约记得其中一个片断,一条巨大的似龙非龙似蛇非蛇的怪物与我近在咫尺之间,张大了的嘴里锋利的牙齿清晰可见,正准备将我吞噬,而我全身冰凉绝望地颤抖着……

    我给阿苗打了电话,说有重要事情和他商议。阿苗告诉我,他才吃了午饭,刚到楼底“精武馆”坐下打了一圈麻将,让我过去说有急事叫他,这样才好走人,不然三缺一拆角。

    “精武馆”是本土俗称,就是原来的茶馆或者麻将馆。八十年代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热播后,都改成叫“精武馆”延续至今。反正都是手上功夫,倒也形象贴切。

    我抱着包好的耳杯出门胡乱吃了些东西,穿行在喧闹的城市人流中。这个小城基本和中国的大部份城市一样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以现代化的大都市为蓝本,拼命追赶和模仿。

    在经过了小城唯一一家奢华的五星级酒店和一个连锁购物中心后,我转入到了高耸大楼包围遮挡的污水横流的一条小街。这条小街八十年代以前遍布铁匠铺,因此得名为打铁街。现在这个职业在城市早已不见踪迹。

    阿苗中学时就住在这一片,只是在旧城改造后推倒平房建成了楼房。这片的居民很多是低保户或者小摊贩,街面的一楼遍布着大量的各类“精武馆”和小型按摩房。

    我在阿苗常去的那家“精武馆”找到了他,我们开车去了小城内仅存的一处古建筑群内的茶楼喝茶,那里雅致清幽适合谈事。

    这片古建筑群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南明永历时期的建筑。永历政权曾退守西南并建都于今贵州某县,利用张献忠等的余部抗清,存在了十五年之久。永历帝后逃至缅甸,明朝降将吴三桂攻入缅甸后永历帝被俘,在昆明被绞死。

    我俩在池塘边的回廊上找个两张藤椅坐下,我把耳杯掏出来让他看。阿苗仔细看了会,吃惊的问我哪搞到的。

    我说:“先喝下茶再说。我头疼,昨天上网查完资料想了一晚上,天亮才睡着。”

    阿苗笑起来:“你怎么还是这套路,吊人胃口,玩了这么多年自己也不嫌腻?”

    我望着池塘边的的随风摆动的柳条:“风和日丽,今天真舒服。”

    等服务员走后,我把两杯盖碗里的茶倒了,然后从兜里掏出自己的茶叶倒进去,重新加水彻泡。这茶楼的茶不仅价格贵品质还一般,卖的主要是小城内独一无二的环境。

    我喝了几口茶,问阿苗:“这茶怎么样?刚上市的明前春茶,都匀毛尖。”

    “我先去大便,你慢慢喝着。”

    我欲擒故纵地说:“别急嘛,憋一会,我先给你说下这东西怎么来的。”

    “我不急,你还是先等我去大便了再说吧。”阿苗不理睬我,装成若无其事的自顾去找厕所。

    我扭过头咬住下嘴唇才没笑出来。

    阿苗回来后,我给他细说了耳杯的来龙去脉。我俩又仔细研究了耳杯一番,我俩一直是倒卖苗人老银饰和绣片,虽然对古玩也有所涉及,但古玩行业深不可测,仅凭我俩的所知还甚浅,但从这耳杯的来源及各种特征等等来判断,基本可以断定是真品无疑。

    “好心有好报呀!”阿苗由衷的高兴说,“一会我打电视台报料电话,说你准备捐献给博物馆,让他们给你发奖状。”

    我没好气地说:“别瞎扯!叫你来商量重要的事,全部都给你说了,你到现在也没有点什么发现?”

    阿苗对着耳杯左看右看还是茫然。本来我期望的共同探讨商量的局面,不得不根据所查的资料和从小龙那探查到的情况向阿苗同志做了单方面的汇报。

    1、耳杯是小龙爷爷捡到的疑问。

    战国时期漆器距今有两千多年,我们手中这个耳杯品相完好,漆面光泽如新,无明显划痕,从其制作工艺和精美纹饰看,应属贵族所用物品。这个木胎漆器耳杯历经两千多年至今,只有存于封闭的墓室之中,才能保持如此品相,曝于荒野可能性为零。

    这就导致捡这个问题另外又有了两种可能。

    一是他人盗掘后路途中不慎遗失,小龙爷爷捡到后转入家中存放,才可能有如此品相。如是一的话,说明小龙家乡附近有大型墓穴,很大可能性上仍有未盗完散落和留存的文物。二是小龙爷爷对其说谎,小龙爷爷本人即是挖掘者,如果是后者,家中所藏宝贝应该就远不止耳杯了。

    2、云南晋宁县漆器出土的情况。

    与这个耳杯大致年代同为战国时期时,晋宁县为古滇国属地。著名的石寨山古墓群,已考证确认为战国至汉代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古墓群出土了大量各类文物,但由于是土坑墓,填土直接接触着随葬漆器,所以出土的漆器都变成灰土,没有一件完整保存下来。

    可以推断这个耳杯所出之处并不是当时普遍的土坑墓,极可能为大型砖石墓室或者其它形式藏宝之室。

    3、楚国漆品耳杯与古滇国可能的关联。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逐鹿中原。公元前316年,秦楚争霸,楚国为了巩固西南后方,派遣大将庄蹻入滇。公元前277年,秦灭巴蜀,庄蹻无法返回楚国,于是“变服从俗”,融合于当地居民当中,建立了云南古代史上第一个地方政权,成为滇王第一人。

    关于庄蹻的最早记载是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史记。西南夷列传》。

    奇怪的是从已出土文物来看,这一时期古滇国地区以青铜器、陶器为代表,但其风格和楚国的风格大相径庭。

    楚国文化风格特征明显,与中原各国有较大区别。高阳氏之后熊绎受封属地楚国原为三苗国区域,蚩尤九黎部落战败中原后,从黄河流域退至长江流域重新建立了三苗国,三苗国从尧帝开始就被中原集团持续打击,在舜帝时更有三征三苗之说,西周后,楚人继承了九黎部落和三苗国的苗人巫鬼文化。其中也有一种说法,楚国实为苗人所建立之国家,这种说法尚无正式历史定论。

    以上是仅以出土的文物来判定的,但是否因为是庄蹻时期也是就古滇国建立政权初期的文物尚未被发掘?这个楚国漆器耳杯是否就是属于古滇国建立政权初期之物?这个楚国漆器耳杯是否原存于初期由楚入滇的贵族甚至于庄蹻本人墓室或者其它形式洞藏等之中?

    4、庄蹻与苗人且兰国。

    这个疑问和耳杯不知道是否有所关联,只是此事历史记载不详。战国末期在苗疆已建立了两个苗人政权,一个是苗人夜郎国,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记载,夜郎自大的成语也世人皆知。另一个是《华阳国志》中记载的苗人且兰国。庄蹻大军从沅水顺流至现苗疆境内今贵州省黄平县,不知何因与且兰国发生大规模激战,灭苗人政权且兰国再行入滇建立了滇国政权。

    5、小龙家乡不准外人进去的问题。

    小龙之前犹豫半天对我说过,他们村不准外人进入。这当中是否隐藏了什么秘密?是否和可能存在的古滇国墓室有关?当然也不排除对其它民族或者外来人口排斥这种可能,因为晋宁县是多民族混居地,有汉、彝、回、白、哈尼等民族,由于宗教信仰习俗文化等差异,一些多民族地区,不同民族间相互来往较少。另外不准外人进村,也说明这件耳杯从外流入可能性极小。

    6、疏忽的问题。

    我只了解到小龙是云南晋宁县清川乡人,一直认为他居住地就在清川乡里,但昨天最后走时他才说到他们村不准外人进入这话,后来我才想起忘了问他具体是哪一个村,还有小龙是哪一个民族。

    费了一堆口水,喝干了两杯茶,我拉拉杂杂基本把意思说清楚。阿苗也大概明白了我的意思。

    我俩虽然这几年也有不少离奇经历,但第一次碰上这种刺激神经而且似乎有大笔财富远远招手的事,难免有些兴奋难当,但一时许多疑问也无从下手。

    我俩虽然倒买倒卖,但基本是合法营生。现在这种事特别可能涉及盗掘古墓,以我俩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只是一头雾水。

    阿苗干脆直接全推给了我,说:“反正从来馊主意都是你出,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我略有些得意地说:“你意思都是我出谋划策,你冲锋陷阵。”

    阿苗把脸凑近,夸张地假笑说:“我意思是狼狈为奸。狼只是凶狠,最坏的是狈,满肚子坏主意。”

    我抬腿虚蹬了阿苗一下,试探地问,“那我们去趟晋宁?”

    阿苗喝了口茶说:“嘿嘿,看样子你是想好办法了。”

    我马上矢口否认说:“能有什么办法,去了再想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因势而动。”

    “废话!去了后的事谁能知道,你又不是翻白眼的半仙。我说的是怎么忽悠着和小龙三个人一起去的问题。别装了,你都已经想到要去了,肯定是有主意了。”阿苗扔了只烟给我,“我还不清楚你?”

    我叹了口气,有些犹豫地说:“是想了个主意,但觉得有点损。小龙挺老实的人。”

    “你出的馊主意,坏事最后都是我来做,你装什么。”阿苗一脸不屑地说,“在单位上班这么多年你就学会矫情了。”

    出了茶楼,我告诉阿苗早上我没上班,下午怎么也得去混一趟,就不和他一路了。阿苗提醒我下周五晚上别忘了虎哥的生日,生日宴会请在海港大酒店,必须要一起去。我说我当然记得,这事哪敢忘了,虎哥的生日嘛!

    阿苗发动了车,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扔给我,说:“其实装修工程出问题的事,今天你不说我也已经知道了,万老板是我介绍给你,你的损失由我来负责,我已经叫兄弟四处去找他了,找到叫他赔钱给我就行,此事和你无关。”

    我才明白信封里是钱,急忙扔进车窗,说:“不行!这是我的事,哪能让你来贴钱。”

    “你敢再扔进来,老子保证拧断你的手指!”阿苗把信封又扔了出来,恶狠狠地说,“知道你结婚缺钱,这个耳杯找到合适的买主还不知道要多久,这钱你先用着吧!。”

    我很了解阿苗的脾气,只得拿着信封感激的说:“谢谢!”

    阿苗斜着眼瞪着我:“说人话!”

    我笑了起来:“两个字,快——滚——”

    阿苗哈哈大笑,一脚油门疾驰而去。

本站推荐:

苗境谜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客居只为原作者黔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黔风并收藏苗境谜域最新章节